新手维修主板时常用的七大方法
主板故障检修的基本原则是先检修软件故障,再检修硬件故障。主板的维修技能是一种综合技能,不仅要求熟练掌握主板基础理论知识、检修操作技能,还要求掌握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下面列举主板检修过程中常用的检修方法。

主板故障检修的基本原则是先检修软件故障,再检修硬件故障。主板的维修技能是一种综合技能,不仅要求熟练掌握主板基础理论知识、检修操作技能,还要求掌握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下面列举主板检修过程中常用的检修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主板检修过程中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检修方法。
观察法主要是指通过看、听、闻和摸等方式,判断故障主板内主要电子元器件和硬件设备是否存在明显损坏,从而寻找故障原因的检测方法。
首先使用观察法,查看主板上是否有异物或淤积过多灰尘,遇到这两种情况应及时进行清理。
然后查看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是否存在明显的物理损坏,如芯片烧焦、开裂问题,电容器有鼓包或漏液问题,电路板破损问题,插槽或电子元器件有脱焊、虚焊等问题。如果存在严重的烧毁情况,能闻到明显的焦糊味道,对于这类明显的物理损坏,应先更换元器件后再用其他方式的检修。
在使用观察法进行主板的检测时,应重点对初步故障判断中怀疑的故障点及其周围进行仔细观察。
图3-4所示为主板上引脚断裂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主板检修时,如果观察到如此明显的问题,应先将该问题处理后,再进行其他检修操作。
图3-4 主板上断裂的电子元器件
清理烘干法
主板在使用时间较长或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常常因为灰尘、潮湿等引发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出现短路、散热不良等问题。对于上述情况,应仔细对故障主板进行清理、烘干等操作。在清理后,部分主板出现的故障就可排除。
在对主板进行清理和烘干操作时,应使用专用的防静电毛刷和清洁剂等工具,操作手法也应尽量轻柔,防止产生二次故障。
替换法
替换法是主板检修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采用性能良好的硬件设备或电子元器件替换在故障分析过程中怀疑存在问题的硬件设备或电子元器件。
对于内存条、硬盘以及光驱等通过相关接口与主板相连的设备,替换起来比较方便,也是主板检修过程中经常采取的检修操作。当怀疑内存条不能正常工作导致了黑屏或不能开机启动等故障时,可先替换一根性能良好的内存条,如果是原内存条自身存在问题而导致了相关故障,此时就可以将故障排除了。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则再进一步检修主板内存插槽和主板内存供电电路等是否存在问题。
而主板上的芯片组、时钟发生器芯片以及I/O芯片等,其外部连接的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较多,电路构成相对复杂,有时很难判断是由于这些芯片内部损坏,还是由于其外部连接的电路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相关故障。特别是在常规检测之后仍无法确定故障原因的检修操作中,使用替换法是一条迅速排除故障和解决“疑难杂症”的方法。
内存条、硬盘等硬件使用替换法时,其操作是相对简单的,而对主板上的各种芯片使用替换法确定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时,操作则相对复杂,也容易造成二次故障的产生。所以不要盲目地对芯片组、时钟发生器芯片以及I/O芯片等进行替换,一定要在合理的故障分析基础之上再使用替换法。
电压法
主板上的各种芯片和硬件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供电不同,通过使用万用表等检测仪器,测量各种芯片和硬件设备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能够判断出故障是否是由于供电问题而导致的,从而判断故障原因或确认故障点。
通过检测供电电压,从而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是主板检修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
图3-5所示为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供电电压操作的实物图。
电阻法
在主板检修过程中,通过测量电子元器件的阻值,能够判断部分电子元器件是否存在问题,从而确定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检测电子元器件的阻值是否正常也是主板检修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检修方法。图3-6所示为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阻值操作实物图。
图3-5
图3-6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阻值
补焊法
由于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功能芯片或插槽等硬件设备存在虚焊、脱焊等问题,而导致主板出现各种故障,是主板检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故障原因。
在检修过程中,如果怀疑某芯片或硬件设备存在虚焊问题,对其进行加焊处理后也许就可以排除故障。
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芯片开焊或虚焊现象并不十分明显,但当故障分析中将故障点聚焦于某芯片时,补焊法是经常使用的故障检修方法。
工具卡法
主板检修过程中,使用CPU假负载、故障诊断卡以及打阻值卡等检测工具对主板进行检测,可迅速判断故障原因的范围,从而节省检修的时间,提高主板检修效率。